给人做担保签了字,就一定得还钱吗?小心这个“保质期”
生活中,不少人碍于情面,会在朋友、熟人借钱或欠款时,在“担保人”处签上自己的名字。但你知道吗?就算签了字,保证人也未必一定要承担责任。最近就有两个案例,担保人明明签了字,最后却不用担责,问题就出在“保证方式”和“保证期间”这两个关键点上。
生活中,不少人碍于情面,会在朋友、熟人借钱或欠款时,在“担保人”处签上自己的名字。但你知道吗?就算签了字,保证人也未必一定要承担责任。最近就有两个案例,担保人明明签了字,最后却不用担责,问题就出在“保证方式”和“保证期间”这两个关键点上。
儿子欠款后逾期未清偿债务,在债权人向儿子催要欠款的过程中,父亲向债权人出具了一份担保书。该担保书是否构成保证担保?父亲需要承担什么责任?近日,宁乡市法院审结了一起债务纠纷案件,法官提醒,要明确保证人的保证方式、保证期间和保证范围,避免产生对自身不利的法律后果。
债务 法院 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保证人 2025-06-21 16:11 6
十多年前老张曾作为保证人为朋友在借据上签字并按手印,未约定还款期限和保证方式。现因朋友和老张均未履行还款义务,债权人多次催要无果后,将两人诉至法院。老张认为已经超过了保证期间,自己免责。老张应否为十多年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还款责任?
2023年8月,某公司与张某签订《还款协议书》,约定某公司自愿作为王某的保证人,对王某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。张某多次向王某和某公司催要欠款,双方均以资金困难为由拖延。
\/信馊索小程序题库 速学宝典,章节练习题、十几年真题、模考、考前预测都有,练习提分好帮手,必备题库
讲述法治故事,传播法治声音。上海青浦法院官方微信推出“青法说案”栏目,聚焦社会民生,选择身边案例,以通俗生动语言,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法治故事,向社会释法说理。